在墨西哥,被“宰”那些事:谈谈在墨西哥开厂,都踩过哪些坑......
大家好,我是流云,流云的成长公众号的主理人。喜欢读书、写作,正在努力成为一个好管理者,喜欢记录分享职场中的点点滴滴。今天是我写公众号连续日更的第170天!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:▲点击上方卡片,关注我~
今天,聊聊在墨西哥开厂,踩过的那些坑,走过的那些弯路!
看过我之前文章的小伙伴,可能还记得,我之前聊过,我们公司在墨西哥有一个工厂,今天,墨西哥厂的负责人T到这边,请我们团队吃饭。(原文链接:墨西哥,会是下一个风口吗?)席间,除了传统的商业互吹,另外,就是给我们分享了很多他在墨西哥这近两年来,踩过的各种坑,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教训。教训一:不要雇佣会讲英语的墨西哥人当T讲出这条时,说实话,我是吃惊的,这个太反常识了。我们的客户是美国公司,我们的产品销售的目标群体是美国人,而且墨西哥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,我们想要在那边和当地人打好关系,或者说开展合作,找会英语的当地人,总比找会西班牙语的中国同事要简单吧。怎么会说出千万不要雇佣会讲英语的墨西哥人这种话?可能看出我们的不可置信,T很快就给出了答案:“这话我说的可能有点绝对了,但是确实是过去两年,我们团队在墨西哥吃过很多亏之后,才领悟的。刚开始,我们想像在海外其他国家一样,开始筹备工厂,招募的也是当地会英语的墨西哥人。这里首先就出现第一个问题---这些会英语的墨西哥都非常贵,是其他同水平不会英文的人员的3~5倍,单指工资而言。如果单纯贵,也还好,毕竟是市场行为,但接着马上就出现第二个问题---不好用。这些人普遍都带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,有些甚至都不隐瞒的(哪怕你是他/她的老板),让人无端的感到不舒服;此外,尽管知道墨西哥人做事拖沓,但这些高薪聘请的人,拖沓得一塌糊涂,一再刷新认识。交代他们做事时,最常听见的话,就是:明天!当然,到明天时,不可能能得到什么结果,或进展,如此往复。到后面他们(国内来的同事)只能是自己交代清楚后,盯着他/她做。都这样了,还是溜奸耍滑的。所以,现在我们几乎不招会英语的当地人,直接招用得着,肯干活的,工资低不说,态度好,干事有成果。”我好奇问道,“那你们交流怎么办?总归不能给大家都配备翻译吧?”T笑笑说,“微信啊!万能的微信,自带翻译功能,交流完全没问题的。”哦哦,我表示理解,同时,心里想着我前东家,之前它就在墨西哥有2家工厂,据去过的同事介绍,那边还挺不错的;而且,这些年来也一直听说很多企业到墨西哥建厂,主要是墨西哥的地理位置太“优越”了。我想着怎么着都不应该比越南差吧,这些企业这么多年了,应该也培养了一大批成熟的产业工人,甚至是基础的供应链吧?谈到这个,引出了第二个教训:
教训二:贵!!!之前有多款产品要在墨西哥生产(客户强制要求产品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)。我们项目部的同事需要重新做成本分析,好给客户报价。那段期间,忙的是天昏地暗的,主要是很多零部件在墨西哥都没有成熟的配套,需要花大力气去找,但时间有限。这个时候,T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法---凡是中国能做的零配件,你们直接在国内的采购价格上乘以3~5倍,即可!我们当时都有点不可置信,这价格也太离谱了吧。这样那还怎么做生意,接着他给我们讲了个他亲身经历的事:在墨西哥的厂房竣工时,他收到的厂房地面是混凝土的,远不是国内那种处理好的专业厂房,他找施工单位,他们推脱墨西哥就是这交付标准!堵得他无话可说!生气不解决任何问题,只能想办法找人处理,否则,这样的厂房美观舒适倒是其次,主要是容易出砂、起尘,会严重污染产品啊!于是,他找了好几家公司(分别找到,通过不同途径找的);第一家报价每平米25块,而国内的价格则是5块左右;这是要把他当“小肥羊”宰的节奏了。换第二家,20多点;第三家,20多点;......每家的报价都在20以上,一度让他怀疑当地是不是结成价格同盟了?就在这时,中国人特有的聪明让他另辟蹊径,他找到之前用过的另一个人,问他能不能对厂房地面进行抛光硬化处理。对方表示没做过。T不厌其烦地鼓励他尝试,最后,人家自己买设备在那练习,做出一小块就让T看看,T看后觉得还不错,立刻就把订单交给他来做。
大家猜猜最后的报价多少?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墨西哥58同城看到的,谢谢!